捨得的哲學

 

  追根溯源,“捨得”一詞,最早出自《了凡四訓》。“捨

得”者,實無所舍,亦無所得,是謂“捨得”。故《金剛經》

雲:應無所著而生其心。在傳入中國後,迅速與中國傳統的老

莊道學思想相互融會,成為“禪”的一種哲理。隨著光陰的流

轉,“捨得”這一禪理,又迅速滲透到了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

活之中,並逐步演進為一種雅俗共賞、啟迪心智的“生活禪”

。“捨得”既是一種生活的哲學,更是一種處世與做人的藝術

。捨與得就如水與火,天與地,陰與陽一樣是對立又統一的矛

盾概念,相輔相成,存於天地,存於人生,存於心間,存於微

妙的細節,囊括了萬物運行的所有機理。萬事萬物均在捨得之

間,達到和諧,達到統一。要得便須舍,有捨才有得。

 

  “捨得”一詞,是佛家語,是禪境語。本意是講萬丈紅塵

撲朔迷離,人生在世總會有得到有捨取。捨與得互為因果,往

與復本來是自如的,如果領略其中奧意,自然可以打破分別之

心。佛無分別心,無分別心,即無煩惱掛礙,使之心境圓融通

達,歸納萬象於一乘,讓有限之生命融入無限的大智慧中。可

見“捨得”之妙,妙在微言大意。

 

  “捨得”一詞,又是俗家語。四川方言中用到“捨得”的

時候,往往就捨去了捨與得的對比,也沒有了因與果的照應。

比如朋友看到我又在睡懶覺了,定會說,喲!你還捨得睡嘛。

比如朋友看到我大把消費了,驚嘆道,你還捨得花嘛!又比如

朋友偶然讀到我一篇有那麼點奇思妙想的文字,遞過話來也是

,你還捨得說嘛!雖然這裡的“捨得”只餘下了“捨”的意思

,然而在這意思當中,往往又蘊藏著一種川人特有的灑脫大氣

。處世灑脫大氣,不也正是生活的一種禪麼。而且這種只捨而

好似並不追求得的大氣,卻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許許多多。

 

  人們都很喜歡前兩年放得很火的一部方言電視劇,《山城

棒棒軍》。那裡頭有一句台詞:“我們四川人是這個樣子的嘛

,就是掉腦殼之前,也還是要涮一回壇子的嘛!”真是把川人

的這種灑脫誇張得惟妙惟肖。因此,又想到一則與四川人懂“

捨得”的笑料“說是新聞界忽然發布了一個消息,世間發現不

明科目的靈長類一種,非人,也非自然中以往發現的所有猴子

與猿類。北京人聽後,社會責任感就上來了,那還不立馬監控

起來!上海人卻精明起來,得小心,趕快查清來路呀!廣東人

倒是口味大開,快做一道菜來嘗嘗嘛。成都人卻​​說,喊過來嘛

,這裡正好三缺一!”,你們看,四川人是不是真還捨得說呢

?這恐怕正是川人大氣灑脫之間對於“捨得”文化一種十分幽

默的禪悟吧。

 

  川人幽默,川人灑脫,川人好酒。川人好酒,亦能釀製好

酒,因此川酒名滿天下。今又耳聞,有川人中的實業家,以“

捨得”一詞,以新釀川酒命名​​,實在是一個智慧之舉,文化搭

台,經濟唱戲,以非常品牌尋營銷訴求點,也就讓這酒漿尚未

啟封早就香溢八方了。

 

  “五花馬,千金裘,呼兒將出換美酒”,早就是川籍唐代

大詩人寫就的一種灑脫,你看看他,多麼捨得飲,也捨得說呀

!不過,他老人家的詩中,接下來的“與爾同銷萬古愁”才真

真的道出了“捨得”文化的精要。

 

  俗話又說,以酒澆愁愁更愁,當今逢盛世,人間享太平,

惟願眾生品“捨得”新酒,為“捨得”文化賦予新意,高揚我

民族創新精神!創新是一個民族的生命,擁抱生活,投身建設

,我們應當捨得說,捨得想,捨得幹,捨得拼,舍我一點熱,

換取紅日光,得到的定將是民族偉大復興之美好前景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axingS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